查看原文
其他

《语文研究》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

语文研究编辑部 语文研究编辑部 2022-08-09


《语文研究》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



目 录

吴福祥. 晋语复数词尾“每(弭、们)”的多功能性

赵晓阳,沈   明. 河北邯郸晋语入声的过渡性特征

宗守云. 河北张家口方言的认识情态副词“横是”

谭景春. 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对“满+名”等条目的修订——兼谈词典收词、释义的系统性

张素凤,葛海楠. 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之“词”观探析

徐正考,张   欢. 两汉指称化标记条件句的句法、语义及成因探析

殷树林,杨   帅. 禁止副词“别”的来源新论

刘志基. 殷商至西周文字繁简演变的量化比较研究

邓   飞. 旧释“娩”之甲骨文当释“ (豢)”








晋语复数词尾“每(弭、们)”的多功能性

吴福祥

(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科学院/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,北京 100083)

摘 要:部分晋语的“每(弭、们)”既可以用作人称代词及指人名词的复数词尾,也能以词根身份直接用如第一人称代词。文章认为:第一,这种多功能模式导源于这些方言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排除式“我每(弭、们)”在亲属领格位置上发生了“我每(弭、们)→每(弭、们)”这样的删略,从而产生了“每(弭、们)”这种新的亲属领格代词;而在有些方言里,这种亲属领格代词“每(弭、们)”进一步扩展为非领格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排除式。第二,删略而来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排除式“每(弭、们)”如果逐渐替代了原先的排除式复数代词“我每(弭、们)”,那就会造成特定方言里第一人称代词单复数形式不规则的“异根”交替现象。第三,“我每(弭、们)→每(弭、们)”这类删略性演变是一种语法化现象。

关键词:删略;人称代词;复数词尾;方言语法;晋语

中图分类号:H172.2

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1000-2979(2022)03-0001-06

doi:10.3969/j.issn.1000-2979.2022.03.001






河北邯郸晋语入声的过渡性特征

赵晓阳,沈  明

(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,北京 100732)

摘 要:河北邯郸晋语分布在邯郸中西部16个市(县、区),中古入声字今多读为喉塞尾[ʔ]韵,只有一个入声调,调值短促。入声字根据今读的韵母情况有两组型、一组型两类。入声字的读音会因在字组中的位置不同而变化:一些入声字在字组前字位置时,主元音央化;单念或在字组后字位置时,喉塞尾[ʔ]易弱化或脱落。古入声字今读的地理分布和新老差异反映了古入声字的演变趋势:两组型合并为一组型、入声舒化。入声舒化先从单字和字组后字开始,全浊入舒化最快,主要归阳平;继而是次浊入,多归去声;清入舒化最慢,多数方言归向还不太明确,靠近官话的方言多归阴平。这些都体现了邯郸晋语入声的过渡性和正处在变化中的特点。

关键词:晋语;邯郸方言;入声;读音类型;过渡性

中图分类号:H172.2

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1000-2979(2022)03-0007-10

doi:10.3969/j.issn.1000-2979.2022.03.002




河北张家口方言的认识情态副词“横是”

宗守云

(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,上海 200234)

摘 要:文章调查发现,“横是”作为认识情态副词,不仅见于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,也见于河北张家口东部和南部方言。张家口东部和南部方言“横是”有音变和形变的变异情形,有表推论和表推测的意义及用法,还有不同于官话方言的应答用法。张家口东部和南部方言的“横是”是从官话方言借用吸收而来,借用吸收后出现了特殊的应答用法。

关键词:横是;认识情态副词;张家口东部和南部方言;晋语

中图分类号:H172.1

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1000-2979(2022)03-0017-06

doi:10.3969/j.issn.1000-2979.2022.03.003



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对“满+名”等条目的修订

——兼谈词典收词、释义的系统性

谭景春

(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/辞书编纂研究中心,北京 100732)

摘 要:通过分析“满+名”双音词“满腹、满口、满门、满面、满目、满腔、满堂、满眼、满嘴”的结构、词义及句法分布,我们发现它们虽然都是“满+名”,但是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构词系统。“满腹、满面、满目、满腔”是文言用法在现代汉语词法中的存留,是述宾式动词,可释为“充满/布满+名”;“满口、满门、满眼、满嘴”在现代汉语中是自由组合,因有转义而被收录,是定中式名词,可释为“全/整个+名”;而“满堂”兼属这两种系统。在现代汉语语文词典的编修中要充分考虑这两种系统的不同,收词、释义时应区别对待,做不同的处理。基于以上的观点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5版在前4版的基础上对“满+名”等相关条目做了修订。

关键词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;收词;释义;满+名;述宾式;定中式;系统性

中图分类号:H164

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1000-2979(2022)03-0023-06

doi:10.3969/j.issn.1000-2979.2022.03.004

-




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之“词”观探析

张素凤,葛海楠

(郑州大学 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,河南 郑州 450001)

摘 要:清代以前,“词”一般专指虚词,这在学界几乎成为一种共识。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,通过分析《说文解字》对“词”的训释、训释语中“词”的意义、双音词的训释方式显示出的“词”的意义,以及先秦两汉文献中“词”的意义,揭示了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中“词”的内涵和外延。认为《说文解字》中的“词”,内涵是以意义为内核、以声音为外在形式的“文辞”,外延不限于虚词,而是兼包虚、实两类性质的语素、词、短语等各级语言单位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对各级语言单位统一用“词”来称谓,说明他还没有十分清晰的现代语言学意义的“词”的观念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对联绵词采用整体训释的方法,则说明他对字与词的不同已经有所认识。

关键词:《说文解字》;词;虚词;文辞;字与词

中图分类号:H141

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1000-2979(2022)03-0029-05

doi:10.3969/j.issn.1000-2979.2022.03.005




两汉指称化标记条件句的句法、语义及成因探析

徐正考,张   欢

(吉林大学 文学院,吉林 长春 130000)

摘 要:指称化标记条件句是两汉条件句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别。两汉条件句中的指称化标记主要有“夫”“其”“彼”“之”“而”“者”“所”等。在句法上,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特征,指称化标记用于增强整个小句的指称性,不同标记之间也具有不同的句法特征。在语义上,指称化标记条件句具有高指称性,既可用于自指,又可用于转指,可分析出正反对立的假设,但只能用于可能假设。指称化标记用于条件偏句,是由条件偏句的指称性、条件语义的明晰性以及借用形式的经济性等决定的。

关键词:两汉;指称化标记条件句;句法;语义;成因

中图分类号:H141

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1000-2979(2022)03-0034-07

doi:10.3969/j.issn.1000-2979.2022.03.006






禁止副词“别”的来源新论

殷树林,杨  帅

(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,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)

摘 要:学界对禁止副词“别”的来源有多种观点,文章在总结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,通过考察历史语料提出了对禁止副词“别”来源的新看法,认为禁止副词“别”是从动词“别”发展演变而来的。“别”由动词语法化为否定副词,又从否定副词进一步演变为禁止副词,其演变路径为:别V>别(否定)AD>别(禁止)AD。

关键词:别(要);转喻;语法化;否定副词;禁止副词

中图分类号:H146.2

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1000-2979(2022)03-0041-07

doi:10.3969/j.issn.1000-2979.2022.03.007



殷商至西周文字繁简演变的量化比较研究

刘志基

(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,上海 200062)

摘 要:根据定量研究的要求,基于自建的殷商和西周出土文字比较研究的资料平台,文章以“偏旁化”为主要关注点,穷尽式进行了殷商、西周共见字逐个文献用字的构形统计比较。统计数据表明:这一时段汉字构形演变涉及的文献用字总量,繁化是简化的33.6倍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西周文字“偏旁化”程度更高,金文的书写注重典雅而忽略效率。此外,作为俗体的甲骨文占据殷商文字的主体,也是繁化的重要促发因素。

关键词:殷商文字;西周文字;繁简化;偏旁化;穷尽性;比较

中图分类号:H124

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1000-2979(2022)03-0048-09

doi:10.3969/j.issn.1000-2979.2022.03.008



旧释“娩”之甲骨文当释“(豢)”

邓  飞

(西南大学 文献所,重庆 400715)

摘 要:旧释“娩”之甲骨文“”学界的讨论成果甚多,但意见不一。汉代扬雄《方言》“燕齐之间养马者谓之娠,官婢女厮谓之娠”,明代董斯张《吹景录》“生子曰养”,现代刘赜《广济方言》“畜养及妇人生子皆曰豢”,以及现代吴、赣、湘、客等南系方言中“生孩子”用“养、供、豢”等的记载,汉藏语系“生孩子”的语义类型和“生孩子”的文化类型义等,都为解决这一争论提供了新的线索。文章从以上资料入手,立足于古文字字形,根据林沄先生“变异形体”理论,分析了“娩”字构件的类型学规律,得出以下认识:一、旧释“娩”之甲骨文的主要构件与“牢”“口(丁)”“(扳)”三类字具有共同的类型学特征。二、旧释“娩”之甲骨文应隶定为“”,是“豢”的初字。三、旧释“娩”之甲骨文“”是商族口语词,“娩”“嬎”应为其后起同源词。

关键词:娩;甲骨文;汉藏语;同源词;孕育;(豢)

中图分类号:H028

文献标识码:A

文章编号:1000-2979(2022)03-0057-09

doi:10.3969/j.issn.1000-2979.2022.03.009





铸造学术公器

共建学术公益

《语文研究》



长按二维码关注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